等级保护工作五大步骤

 

 

定级、备案、建设整改、等保测评、监督检查

客观    公正   科学   保密

厦门信网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

  Xiamen Xinwangan Testing Technology CO.LTD

 

等级保护价值

为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、维护国家安全、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,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。通过信息系统定级,明确系统保密性、完整性、可用性的重要性要求,根据信息安全标准确立明确的安全防护目标;

经过合理的信息安全分析,技术方面等级保护根据不同的安全性要求设计整体的安全基础架构,从网络边界防御到内部安全控制,从而防止“水桶效应”的出现;

管理方面通过构建信息安全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,有效的结合企业安全现状,建立信息安全建设、日常维护、业务连续性等进行有效的制度和策略建设,合理进行贯彻和落实,紧密结合技术控制措施,实现企业信息安全体系化建设;

等级保护通过技术和管理合理地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,其中技术防御方面136控制项(占47%比例),管理安全防御方面154控制项(占53%比例),涉及10个安全控制方面,能够有效合理的把技术和管理措施融合,增强资源优化合理,现有资源安全最大化。

等级保护测评意义

Ø 深入了解信息系统的整体风险与不足;

Ø 判定当前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等级情况;

Ø 了解信息化安全建设的需求和方向;

Ø 达到监管机构相关政策要求;

Ø 以“检查”方式促进“安全”;

Ø 提高内部人员信息安全意识;

Ø 测评结果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合规性;

Ø 政府部门信息安全项目验收衡量标准;

Ø 监督以往的建设实施情况;

Ø 整体的产品资源规划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;

Ø 满足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要求。

网络安全等级保护:

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指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、社会稳定、经济秩序和公共利益方面的重要程度以及风险威胁、安全需求、安全成本等因素,将其划分不同的安全保护等级并采取相应等级的安全保护技术、管理措施,以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。

等级保护实施流程:

网络安全等级测评:

等级测评的目的是指在以第三方立场,通过检查、测试、访谈等手段对被测信息系统安全技术、安全管理各个层面的安全控制进行整体性验证,以鉴证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,满足其相对应的安全级别的要求。

等级保护测评框架:

等级测评